家装布线有标准可参考 哪些关键点你该了解?

12-23发表
浙江 杭州

  家庭装修中如何进行布线?插座离地面多高合适?业内人士指出,在家庭装修中,家居布线讲究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是容易产生增项的地方。日前,《住宅装修工程电气及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CAS212-2013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审批颁布,填补了家装行业室内布线缺乏指导的空缺。

 

  家装布线有标准可参考

 

  家庭装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很多业主非常注重木工活、瓦工活等的施工质量和效果,殊不知,室内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接口的铺设是否安全合理,也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一旦线路铺设完成,日后再想修改就很麻烦了。”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水电工程师路文玲说。

 

  另外,目前家装市场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业内也没有相关的布线标准,不安全、不规范、不合理的家装布线情况普遍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住宅装修工程电气及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CAS212-2013近日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审批颁布,规范从设计、施工及验收三个环节给出了全面、细致、人性化的建议。“虽然这是一个地方性标准,但对于家装行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路文玲说,作为家装装修中的一个隐蔽工程,家装布线是有很多讲究的,业主如果对家装布线一点也不了解,很容易被不负责任的公司、工人所蒙蔽,如果布线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日后使用不方便;如果布线过度,又会造成不必要的增项,增加装修开支。因此,业主在装修之前最好对其有所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

 

  电路布线要横平竖直

 

  河北地康水电改造负责人韩培峰介绍,布线时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强电走上,弱电在下,横平竖直,避免交叉。在线的选择上,逸品荣欣装饰公司鼎逸高端组首席设计师沈亮介绍,照明线、插座要用2.5平方毫米的线,空调等需要4平方毫米的线。

 

  同时,韩培峰介绍,所用的线也要有颜色上的区分,否则等日后维修时会非常麻烦。一般来讲,地线是黄绿相间的双色线,零线是蓝色,相线是红绿黄三种的任何一种,但一定要统一。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穿管走线,切不可在墙上或地下开槽后明铺电线之后,用水泥糊死了事,给以后的故障检修带来麻烦。“穿管走线也有讲究,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电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外皮)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韩培峰提醒。

 

  根据不同空间充分预留插座

 

  作为一项隐蔽工程,同时作为一个比较复杂、专业的项目,很多业主往往对于电路改造没有考虑周全,不仅给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有的严重超出了装修预算。在这里,河北地康水电改造负责人韩培峰提醒,在开始电路改造前,一定要做好家庭装修的空间划分、家具布置、电器摆放等,如业主要明确床、电视柜、电脑桌等设备的摆放位置及大小。“插座预留个数一般视房间大小和需求而定,虽没有固定的标准,但预留一定要充分。”路文玲提醒,业主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进行插座预留,如客厅要预留出2~3个插座,同时还要有网线、有线电视端口、电话接口;餐厅要预留1~2个插座,如果餐厅摆放电视的话,还要留出有线电视端口;卧室至少要有三个插座,分别用于床头照明及空调。

 

  另外,厨房涉及到的大小电器比较多,像抽油烟机、微波炉、电饭煲、洗碗机、净水设备等都在此分布,业主要对厨卫的各种电器摆放位置、设备型号尺寸做到心中有数。“业主在水电改造前最好将橱柜的设计方案确定下来。”韩培峰表示。

 

  插座距地至少30厘米

 

  路文玲介绍,在选择插座的种类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来选择,一般选择5孔插座,但如果是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则需要安装16安的3孔插座。与此同时,一般来讲,插座距离地面至少30厘米,“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定”。路文玲说,照明开关一般距地面1.3米左右,厨房插座距地1.3~1.6米为宜。

 

  此外,记者了解到,规范中提出要考虑到不同的功能场所、摆放的家具高度以及该区域所使用的常见家电插销是2脚的还是3脚的。如电视墙方面,应选择四孔+五孔的电源插座搭配使用为佳。对不需要长期供电的家电,如电视机或空调这样的家电,可安装带开关的电源插座,使用或关闭时不需要每次都插或拔插头,不用时只需关上开关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不如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布

帖子标签:

帮助中心

    图片标签

    x

    自定义标签

    标签历史:

    图片描述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不通过 更新描述 通 过 推 荐